【讀音】:zhì
【釋義】
1、鳥,雄的羽毛很美,尾長;雌的淡黃褐色,尾較短。善走,不能久飛。肉可食,海運報價 國際快遞,羽毛可做裝飾品。通稱“野雞”。
2、古代計算城墻面積的單位,長三丈高一丈為一雉。
3、城墻。
【組詞】
1、矲雉[bàzhì]:身材短矮。
2、雉伏[zhìfú]:比喻躲身。
3、堵雉[dǔzhì]:指墻垣的長度和高度。
4、素雉[sùzhì]:白色野雞。古代以為祥瑞之兆。
5、白雉[báizhì]:白色羽毛的野雞。古時以為瑞鳥。
雉姓的讀音為zhì。
姓氏雉,海運費,拼音zhì,2021年全國總?cè)丝诓蛔?千人〔屬稀有姓氏〕,在當今中華百家姓最新排名第3411位。山西太原有分布。
雉姓起源:1、黃帝之子少昊(嫘祖所生)之裔封于雉(故城在今河南南召南),后以國為氏,見《姓考》。2、年齡時楚大夫食采于雉,因氏,見《姓考》。3、系自子姓,殷后有雉氏。
“雉”,普通話讀音為zhì?!帮簟钡幕竞x為鳥,雄的羽毛很美,尾長;雌的淡黃褐色,尾較短、善走,不能久飛;引申含義為古代計算城墻面積的單位,如王宮門阿之制五雉。——《考工記·匠人》。
在日常使用中,“雉”也常做名詞,表示城墻,如出沒眺樓雉。——謝朓《和王著作八公山》。
zháiǎo
“翟”,現(xiàn)代漢語規(guī)范二級字,普通話讀音為dí、zhái。“翟”的基本含義為長尾山雉;引申含義為古代樂舞用的雉羽。
在古文中,“翟”同“狄”,稱中國北方的民族。
“翟”,初見于商朝甲骨文時代,本義為“野雞”。又叫“雉”。后來陸續(xù)在金文、楚系簡帛、說文中發(fā)現(xiàn),“翟”字簡體版的楷書從《說文》演變而來。
翚拼音:huī,筆劃:6部首:羽部首筆劃:6解釋1:翚(翬)huī翱翔。古書上指有五彩羽毛的雉。筆畫數(shù):12;部首:羽;筆順編號:2解釋2:翚翬huī【動】振翅疾飛〖fly〗翚,大飛也?!墩f文》翚,習也?!斗窖浴啡舴蛴晰柛吡?盡翚逾斥?!段倪x·張衡·西京賦》舞動。通“揮”〖wave〗翚終葵,揚關(guān)斧。——《后漢書·馬融傳》翚翬huī【名】錦雞〖goldenpheasant〗伊、洛而南,素質(zhì)、五采皆備成章曰翚?!稜栄拧?。郭璞注:翚亦雉屬。言其毛色鮮明。
雉
[zhì]
部首:隹
五筆:TDWY
筆畫:13
[解釋]1.鳥,雄的羽毛很美,尾長;雌的淡黃褐色,尾較短。善走,不能久飛。肉可食,羽毛可做裝飾品。通稱“野雞”。2.古代計算城墻面積的單位,長三丈高一丈為一雉。3.城墻:~堞。
雉
讀音:[zhì]
1、鳥,雄的羽毛很美,尾長;雌的淡黃褐色,尾較短。善走,不能久飛。肉可食,羽毛可做裝飾品。通稱“野雞”。
2、古代計算城墻面積的單位,長三丈高一丈為一雉。
3、城墻:~堞。
zhi生調(diào)四聲,
雉
[zhì]
1.鳥,雄的羽毛很美,尾長;雌的淡黃褐色,尾較短。善走,不能久飛。肉可食,羽毛可做裝飾品。通稱“野雞”。
2.古代計算城墻面積的單位,長三丈高一丈為一雉。
zhi,讀4聲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,轉(zhuǎn)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,請第一時間聯(lián)系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
千航國際 |
國際空運 |
國際海運 |
國際快遞 |
跨境鐵路 |
多式聯(lián)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