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專業(yè)分類】飛行 【文章編號】2-2019-0073
對于飛行員來說,夏季飛行比較傷腦筋,因為經常要和雷雨天氣打照面。雷雨有個“壞脾氣”,發(fā)起火來,就會造成強烈顛簸,并伴有閃電、冰雹、強降水等惡劣天氣現(xiàn)象,嚴重威脅飛行安全。
雷雨天氣威脅飛行安全
雷雨天氣是直接危及飛行安全的危險天氣之一。在美國民用航空1988年-2008年發(fā)生的飛行事故中,與雷雨有關的事故達到25起,占其總數(shù)的1/3以上。雷雨天氣對飛行安全的危害主要表現(xiàn)在:
強電子流形成雷擊。若飛機遭遇了強電子流,其雷達罩、天線、機翼等可能被損壞,輕則導致機體燒蝕,重則導致飛行事故。某國民航2009年-2010年事故征候統(tǒng)計數(shù)據(jù)表明,飛機遭雷擊的事故征候共41起,飛機各部位遭電擊的概率分別是:天線27%、機翼22%、尾翼21%、機身15%。
積冰使飛機的空氣動力性能嚴重降低。積雨云中的結冰現(xiàn)象比其他所有的云都來得厲害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在零攝氏度以下的積雨云中飛行時,積冰的發(fā)生率為89%,強積冰的發(fā)生率為42%,這很容易導致發(fā)動機熄火,飛機的空氣動力性能嚴重降低。風洞和飛行試驗表明,如果飛機機翼前緣或上表面積冰超過一張牛皮紙的厚度,會導致升力下降約30%,阻力上升約40%。由此可見,飛機積冰對飛行的危害是致命的。
與云中的冰雹高速相撞。這會造成飛機機體和發(fā)動機葉片受損。
強烈氣流和風切變。在一個雷雨單體中的水平風切變、下沖氣流、上升氣流和湍流,能達到影響各種尺寸的飛機性能水平的強度。因為強烈的垂直氣流運動,會造成強烈的亂流和擾動,飛機一旦進入這種擾動區(qū)域,必然很難被操縱,容易失去控制,甚至因失速而失事。據(jù)國際民航組織飛行事故統(tǒng)計,在與低空風切變有關的飛行事故中,有近89.3%是受雷雨天氣影響所致。
低能見度與濕滑跑道。雷雨產生的短時強降水容易使能見度突然變低,跑道濕滑。能見度低會影響飛行員視線與判斷,著陸時會導致高、飄、跳,容易造成操縱困難或機體受損。在濕滑跑道上起降時,容易導致飛機沖出/偏出跑道。某國民航2009年-2010年共發(fā)生15起沖出/偏出跑道事故征候,其中有7起與雷雨天氣造成的低能見度與濕滑跑道有關。
正確使用氣象雷達
從公布的分析報告來看,多數(shù)與雷雨天氣有關的不安全事件發(fā)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:機組對雷雨影響飛行安全的危害程度認識不夠,導致盲目蠻干;機組應對雷雨危害的飛行安全風險防范措施不落實;氣象雷達使用不當。
現(xiàn)代飛行,特別是云中和夜間飛行,全憑氣象雷達判別前方云團的性質、有無危險、是否繞飛,從而給飛行員以直觀的引導依據(jù)。氣象雷達是通過探測降雨水滴的大小和數(shù)量來判定前方天氣的,水滴越大、越密集,在雷達上的反射回波也就越強。使用氣象雷達,一是要選擇好氣象雷達天線俯仰角,二是要用好氣象雷達的“增益”旋鈕。
在天線角度的選擇上,建議注意以下幾點:一是起飛時,天線上仰角調到+5度,若前方有山則應增至+7度左右。二是爬升時,隨著高度的增加,天線上仰角逐漸下調。三是平飛時,天線角度大致在-1.5度--1.75度,以調節(jié)到地面回波剛好出現(xiàn)在雷達顯示屏的最外端后,再稍微向上調一點,直到地面回波消失為宜。此外,天線角度還與所選的雷達探測距離有關。飛行員要根據(jù)巡航高度和雷達探測距離,適當調整天線角度。四是下降時,初期每下降10000英尺,要上調1度天線仰角;高度到了15000英尺以下,每下降5000英尺,需要上調1度仰角。五是五邊進近時,為便于給復飛選擇合適的上升躲避路線,天線仰角宜上調為+7度-+10度。
對氣象雷達“距離圈”和“增益”旋鈕的使用,更要注意方法。如果駕駛艙內有兩部雷達顯示屏,則每部的距離圈應不一樣,以便比較;若只有一部顯示屏,則必須按需經常改變距離圈進行搜索。如果熒光屏顯示大片紅區(qū),為了準確判定前方天氣,避開最強降雨區(qū),可以逐漸調小增益旋鈕,并注意哪部分保持紅色時間最長,那么這部分的降雨最強,應按飛行規(guī)則盡量避開。
雷雨天氣飛行技巧
有經驗的飛行員都知道,在氣象雷達顯示屏上出現(xiàn)諸如“U型”、“手指型”、“扇貝邊型”、“鉤型”等特殊形狀的云體時,即使這些區(qū)域位于強降水區(qū)外的綠色區(qū)域,但里面大多藏有冰雹。在繞飛這種云體時,最好從上風邊繞飛,以免遭冰雹襲擊和遇到強顛簸。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,請第一時間聯(lián)系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
千航國際 |
國際空運 |
國際海運 |
國際快遞 |
跨境鐵路 |
多式聯(lián)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