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日元匯率走低,一些日本船廠的檔期已排至三年開外。
隨著日幣貶值,日本中型船廠的船塢空位正被迅速填滿,部分船廠通過場外交易簽署遠期合約,從而將檔期排到2017年。
拿訂單最活躍的船廠要屬大島造船(Oshima)與尾道造船(Onomichi)。這兩家船廠擁有的遠期合同均已超過三年,在日本船廠手持訂單總數(shù)中占據(jù)大頭。
近來市場對超大靈便型船與ultramax型散貨船的需求相當強勁,此外中程與遠程油輪也持續(xù)升溫,這些日本船廠于是抓住時機,乘勢跟進。
目前經紀商為ultramax型新造船給出的報價約為2600萬美元,按現(xiàn)行匯率計算,日本船廠可賺得25億日元左右,而年初時僅折合19億。由此可見,匯率是日本船廠再獲競爭優(yōu)勢的一個主因。
盡管在干散貨新船的造價方面,日本船廠總體上仍比中國的競爭對手貴出不少,但通過貨幣避險工具,以及從批量生產中節(jié)省下來的資金,這些船廠依然能成功達成交易并有利可圖。
得益于 ultramax型船的強勁走勢,專門從事干散貨運營的大島造船同樣成績斐然。據(jù)Clarksons的數(shù)據(jù)估算,大島造船目前的手持訂單數(shù)達到72艘之多,合計噸位數(shù)達450萬載重噸,已經確認的交付期一直排到 2016年底。
另據(jù)了解,其它日本主要中型船廠如常石造船(Tsuneishi)以及今治造船(Imabari)等也在就2017年的交付檔期與買方展開洽談。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,請第一時間聯(lián)系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
千航國際 |
國際空運 |
國際海運 |
國際快遞 |
跨境鐵路 |
多式聯(lián)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