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8日,首屆中國—中東歐國家民用航空論壇在捷克舉辦,這是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首次在“17+1”合作框架下召開民航領域的合作會議,標志著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在民航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掀開新篇章。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崔曉峰、捷克運輸部副部長拉迪斯拉夫·內梅克、捷克外交部副部長安妮塔·格爾梅洛娃、拉脫維亞運輸部副國務秘書德林斯·梅里蘭分別在論壇上致辭,中國駐捷克大使張建敏出席會議。
崔曉峰表示,自2012年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共同倡議開展區(qū)域合作至今,中國民航秉持“平等協(xié)商、互惠互利、開放包容、務實創(chuàng)新”的“17+1”合作理念,堅持“共商、共建、共享”原則,認真貫徹落實中國—中東歐國家合作規(guī)劃綱要,充分發(fā)揮民航在基礎設施互聯(lián)互通中的先行作用和保障作用,為“17+1”合作架起了空中橋梁、提供了設施保障、拓展了合作空間,為提升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合作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。希望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堅持開放合作共享,在航空戰(zhàn)略規(guī)劃、航空運輸政策、民航安全技術、通用航空政策與運營等方面加強交流合作,共同推進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互聯(lián)互通,為歐亞大陸國家和人民的暢通往來及更好發(fā)展做出新貢獻。
本屆論壇由中國—中東歐國家民用航空政府論壇和通用航空商務論壇兩部分組成。論壇包括“航空運輸與航空基礎設施互聯(lián)互通”“飛行員與其他人員培訓”“通用航空市場與運營”“優(yōu)化空中交通管理,提升機場運營效率”四方面議題,涉及通航適航審定、航空緊急醫(yī)療救援、直航和維修、飛行員培訓、航空運輸分銷系統(tǒng)等領域。來自中國和13個中東歐國家的民航業(yè)內外代表共110余人參加論壇。
論壇期間,崔曉峰還與捷克運輸部副部長拉迪斯拉夫·內梅克、拉脫維亞運輸部副國務秘書德林斯·梅里蘭進行了雙邊會見。
目前,我國已與17個中東歐國家中的14個簽署政府間航空運輸協(xié)定。2018年,中國公民赴中東歐國家旅游超過140萬人次,中東歐國家來華旅游達到35萬人次,中國與中東歐間的客運市場增長率超過20%,成為中國與歐洲地區(qū)增速最快的民航運輸市場之一。自2012年以來,我國與中東歐國家在通用航空領域的合作也碩果累累。截至目前,中國通航企業(yè)引進了中東歐國家生產(chǎn)的多款通航飛機,包括JA-600、FM-250等飛機,累計75架;中國的四川、浙江、河北、江蘇等省與捷克、斯洛文尼亞等國的企業(yè)簽訂了通用航空器的研發(fā)、制造戰(zhàn)略合作協(xié)議。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在通用航空領域的合作,已成為雙方民航領域通力合作、共贏發(fā)展的典范。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,請第一時間聯(lián)系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
千航國際 |
國際空運 |
國際海運 |
國際快遞 |
跨境鐵路 |
多式聯(lián)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