庫欣庫存之所以漲庫嚴重,主要與美國的內陸運輸有著極大的關系。美國頁巖油革命成功后,其內陸的頁巖油產(chǎn)量增長過快,超過了管道運輸能力,大量原油庫存積累在內陸,不能南下美灣地區(qū)。
所以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(fā)之前,WTI的價格一直以來都高于布倫特的價格,兩者間呈現(xiàn)正價差的關系,一般價差都維持在5-6美元/桶作用。但是隨著最近一次美國金融危機的爆發(fā),加之美國實現(xiàn)了頁巖油革命的成功,本土的原油出現(xiàn)供大于求的現(xiàn)象,導致WTI的交割庫——庫欣庫存開始出現(xiàn)了猛增的勢頭,并直接對WTI的價格形成了抑制作用,令WTI與布倫特的價差開始轉為負值(見下圖)。
然而此后,海運費,隨著庫欣的擴收留及美國恢復了對外出口原油,以及修建了KEYStone-XL管線后,原油的輸出路徑擴大,庫欣庫存才得以有所下降。但布倫特由于其交易量超越了WTI,其產(chǎn)品的煉制適應性較WTI更為廣泛,得到了市場更多的青睞,因此WTI與布倫特之間的負價差關系一直沒有得到修正,并成為了常態(tài)。
一般來說,當WTI與布倫特之間的價差≥-6美元/桶時,就有可能令套利窗口打開,但自2019年8月份起,這兩種基準原油的價格就一直小于-6美元/桶,今年隨著美國疫情的失控,兩者間的價差一度縮水至-2美元/桶以下。
由于價差縮水,導致了美國原油輸出成了困難,加上美國本土原油消費有限,而原油產(chǎn)量在今年一度達到了歷史最高值,庫欣庫存再次面臨漲庫的壓力。5月初,庫欣庫存達到了6545萬桶,創(chuàng)下了歷史之最,而高漲的庫存又反過來抑制WTI的升勢,使其與布倫特之間的價差進一步縮水。
2020年5月29日,WTI與布倫特的價差為0.16美元/桶,這是繼2015年6月下旬以來首次轉為正值。但這一正向的趨勢并不可為繼,29日為布倫特7月期貨的最后一個交易日,假如以布倫特8月期貨的29日結算價與WTI對比,兩者的價差為-2.35美元/桶。
按照WTI與布倫特的油品質量屬性來看,WTI為美國西德克薩斯輕質低硫原油,其黏性較低,硫含量較低,僅占0.24%,可進步煉油廠的產(chǎn)值,是利用率較高的原油。而布倫特原油生產(chǎn)于北大西洋北海布倫特地區(qū)的輕質低硫原油,但WTI期貨答應交割的一攬子原油的均勻密度更輕,高附加值的輕質餾分的收率更高,因而WTI的理論內在價值較布倫特更高。
但目前,WTI與布倫特之間的價差已經(jīng)成為歐美兩地跨區(qū)套利的參考數(shù)值,兩者間的基礎套利公式為:WTI-布倫特=(布倫特運費-WTI運費)+(布倫特裂解利潤-WTI裂解利潤)=運費差+品質差。對于一些可以同時加工WTI和布倫特原油的煉廠來說,在選擇加工油種時會考慮這兩者間的價差,選擇價格更有上風的原油來進行煉制。
今年4月12日的聯(lián)合減產(chǎn)會議上,美國也加進了減產(chǎn)行列,該國的原油產(chǎn)量也出現(xiàn)了較大幅度的縮水,庫欣庫存的壓力也從歷史最高位下滑,其壓力也在不中斷減輕。但由于布倫特原油更多地受到中東原油產(chǎn)量及歐亞原油需求的影響,其在今年年內受到的提振將明顯高于WTI,因此進進下半年了,兩者間的價差有看重新擴大。
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(fā)前,庫欣庫存一直保持在2000萬桶以下的水平,此后就開始漸漸增長,2009年年初突破了3000萬桶,2011年3月初突破了4000萬桶,2013年年初突破了5000萬桶,而當時庫欣的總庫收留是6000萬桶。漲庫導致了WTI的價格漲勢受制,WTI與布倫特之間的負價差一度高達25美元/桶之多,創(chuàng)下了歷史之最(見上圖)。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,請第一時間聯(lián)系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
千航國際 |
國際空運 |
國際海運 |
國際快遞 |
跨境鐵路 |
多式聯(lián)運 |